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工作暨开展“清剿火患”战役即将打响
為什麼總有人會進入邪教? 什麼是邪教?我認為,發心不正、為謀私利利用他人卻用神性或美好價值來包裝思想,甚至控制他人犧牲奉獻的叫邪教,在這之上鼓勵害人自害的團體更不在話下。
他們可能從小經歷過興趣培訓,並且有了很好的成果,或者在成長過程中接受過博雅教育,培養了很高的綜合素質。從購買學區房,到送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,家長們爭先恐後地踐行著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」的理念。
兼職託管的話至少要1000。另外,女性現有子女數由2019年的1.63下降到2022年的1.19。早教課一套課程至少1萬。結婚已經十年,她決定不要孩子。米婭出生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小城鎮,從小接受應試教育。
比如在求職面試當中,有年輕女性被問到,未來幾年有沒有生育計劃。Photo Credit: Getty Images / BBC News 生育孩子不僅需要付出金錢,還要耗費很大精力。我很清楚這很沒意義,也並不覺得自己是想獲取什麼資訊,就只是不喜歡有紅色未讀的提醒,很想把它按掉。
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部分,每個人的生命故事也都有不同的影響力。足夠的安全感,讓我們更有能力去追求,不是追求大家覺得對的、好的,而是追求你所探索出來的美好。認真算下來,我真的耗費超多時間在上面,朋友甚至笑我不是在睡覺就是在滑社群媒體。只是網路世界仍有著其他危險,霸凌、比較、言語攻擊等問題一樣會發生。
先前滑著FB看到一篇文章,寫著「二十大台灣人氣心理師」,我就想點進去看一看,沒想到看到自己的名字和照片,嚇一跳的同時也覺得很不可思議,哇,原來我是個可以被叫出名字的人呀。寫下對這些人的羨慕、嫉妒、恨,從中找出你是否在害怕些什麼? 如果可以支取他們身上的一些東西,你想要的是什麼?(粉專人數、身材姣好、受歡迎、冠軍獎杯) 想想他們可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跟辛苦。
當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受到朋友、環境、社群媒體的影響,你就不全然是你了,你已經把自己的控制權交了出去。用自己的生命故事,去成為有影響力的人,就算現在的你可能覺得自己好像還不夠格,但當你越給予,你越會發現到自己的力量。文:王雅涵為什麼別人總是那麼厲害又活得精彩?你有網路成癮嗎?一天會花多少時間在社群媒體上呢?我要先大大方方承認,我有,我根本就是秒回王,有事沒事就在滑手機。朋友們聚集玩樂卻沒有邀請我,我會很害怕和生氣。
給自己一些時間活出自己的美好,因著愛而行動,而非因著恐懼而行動。有人二十五歲當上CEO,五十歲就去世了。我很想知道朋友們都在做些什麼,並透過各種方法取得資訊。歐巴馬五十五歲卸任退休,川普七十歲才剛上任。
儘管如此,我依然可以去很多單位分享網路成癮的議題,畢竟,接納自己是很重要的一步嘛(笑)~至少,我該做的事情都有做,只可惜還不是時間管理大師,無法有更厲害的產出。因為人的獨特性,讓我們對世界有了不同的眼光,與其為了嫉妒而停下腳步聲悶氣,不如大方承認自己的羨慕,跟著邁開腳步去成長。
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之中,你也一樣。如果你發現自己真的滿愛比較,向上比會感受到自己的不足,向下比又害怕被人追上,那麼你可以試著做幾件事—— 把自己比較的對象寫出來。
我很喜歡發限動,還會去看有誰看了我的限動。以下整理一些可能和FOMO有關係的言行,來自我對自己和一些年輕朋友的觀察: 看到別人的生活比我精彩,我會很焦慮。其實這種焦慮,本質來自我們對自己有許多的不相信,也沒有學習怎麼好好照顧自己,才會讓我們在這資訊流通快速便捷的網路時代中,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與安全感。也許是因為,親子關係中要解決的問題太多、太抽象,網路議題只是最容易被看見的代罪羔羊,家長們紛紛把各種問題怪罪於孩子使用網路,逃避面對真正的問題,正如同孩子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困難,進到網路世界尋找連結和愛。特別是近年來,投資成為熱門的社群話題,你的情緒可能隨著某位分析師的貼文和相關討論開始起舞,害怕自己沒有跟上這波漲勢,或者沒來得及獲利了結,成了被收割的韭菜。我會看很多的社群媒體來做決策,像是股票交易。
也有一部分,是害怕錯過了什麼訊息、害怕被遺忘。人生的學問就在於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。
我常和朋友開玩笑,原來不是只有美女網紅可以業配,胖胖心理師也可以。說起來,我真的很享受有網路的世界,它讓我們可以快速更新各樣資訊,學習很多新東西,讓教育變得更有趣,甚至還可以是賺錢的工具。
可是,比較是永遠比不完,總有人比我們好,久而久之,我們只顧著去追逐別人擁有的,而忘了自己真心想要的。將這些對象分門別類(明星,前輩、有錢人、有家庭的人、有自信的人、熟悉的人、網路世界的人……)。
我很想跟上大家的話題與潮流。有人二十二歲大學畢業,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。以前讀書時期對心理師的印象,總覺得要保持點神祕,到了真實環境才發現,你需要讓人們知道你,才會有工作找上門,自我的行銷和經營越來越重要了。無論上班或休假,我都會注意朋友們的社群狀況。
回頭看看自己的過往故事,當我們羨慕著別人時,自身是否也曾經歷過他人不知道的艱辛,有著被他人羨慕的部分。請試著停下比較的想法,先探索看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吧
當發現有人封鎖或者沒有追蹤我,我會不知所措。我很想知道朋友們都在做些什麼,並透過各種方法取得資訊。
從大型聚會到小型對話,甚至是限動,簡單來說就是我全都要知道,以致被大量訊息淹沒,失去了自己的時間,焦慮與害怕的指數一直居高不下。如果你發現自己真的滿愛比較,向上比會感受到自己的不足,向下比又害怕被人追上,那麼你可以試著做幾件事—— 把自己比較的對象寫出來。
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裡,一切都會準時。但每個人都只是跑在自己的賽道上,在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裡。儘管如此,我依然可以去很多單位分享網路成癮的議題,畢竟,接納自己是很重要的一步嘛(笑)~至少,我該做的事情都有做,只可惜還不是時間管理大師,無法有更厲害的產出。足夠的安全感,讓我們更有能力去追求,不是追求大家覺得對的、好的,而是追求你所探索出來的美好。
但不得不說,粉絲的讚和觸及,多少會對我的心理帶來影響,有時候也會看到別的心理師那麼棒,而對自己的生涯有些許焦慮。因為人的獨特性,讓我們對世界有了不同的眼光,與其為了嫉妒而停下腳步聲悶氣,不如大方承認自己的羨慕,跟著邁開腳步去成長。
只能說現代人成也網路、敗也網路,FOMO就這樣成了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。我並沒有很努力經營自己的粉專,通常是想分享什麼就分享什麼,意外地成了有點網紅型的心理師,甚至接到了一些業配。
寫下對這些人的羨慕、嫉妒、恨,從中找出你是否在害怕些什麼? 如果可以支取他們身上的一些東西,你想要的是什麼?(粉專人數、身材姣好、受歡迎、冠軍獎杯) 想想他們可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跟辛苦。歐巴馬五十五歲卸任退休,川普七十歲才剛上任。